《科创板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郭辉) 近日,存储芯片商得一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得一微”)公告撤回科创板IPO申请,历时近一年半的上市进程终止。
在证监会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等监管新思路下,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31日,一季度科创板市场共计有10家企业主动终止上市进程,而A股市场共计有80家企业终止审核,数量超去年同期。其中今年从科创板撤单的多家企业,报告期内存在大额亏损等问题。
市场人士表示,IPO数量增多反映了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对IPO企业质量要求的提升,监管机构也加强了对IPO申请企业的审查力度。
市场竞争力或待提升 46家私募机构入股拉涨估值
得一微是一家以存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芯片设计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固态硬盘存储控制芯片、嵌入式存储控制芯片、扩充式存储控制芯片三大产品线,以及存储控制IP、存储器产品、技术服务等基于存储控制芯片的存储解决方案。
跟同行业可比公司来看,得一微多线产品毛利率水平都大幅低于行业平均。其中2022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仅为13.76%,低于群联电子同期的31.09%;存储控制芯片方面,得一微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2.86%,低于行业平均的57.55%;存储器产品毛利率更是仅有3.57%,显著低于江波龙及佰维存储两家公司。
在审核问询环节,交易所也就该公司实际的产品技术先进性进行过追问。得一微表示,现阶段该公司eMMC存储器产品整体竞争力弱于行业领先公司,同时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议价能力上仍存不足。
竞争力的差距,使得得一微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01%、18.53%、8.69%和5.68%,该公司业绩也经历持续亏损。
报告期内,得一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6亿元、2.07亿元、7.45亿元和4.71亿元,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亏损8383.17万元、2.93亿元、6906.52万元和3591.11万元,各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均呈现净流出状态。据得一微方面预测,2023年该公司无望扭转亏损。
尽管公司技术及市场竞争、业绩表现等或存在“硬伤”,得一微却颇受资本青睐。该公司上市前64名股东中,有46家股东为私募机构,包括渤海创富、TCL基金、聚源聚芯、松禾智创、浙商创投、鼎晖投资、共青城龙芯、华芯原创等“有名有姓”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此外还有EpoStar、Alpha Yoda等外资。
资本的争相涌入,得一微也在最近一次融资后,投后估值来到35.31亿元,达到科创板IPO的第四套标准对估值要求。
一季度生物医药、半导体等企业撤单集中 多家存在大额亏损
据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包括得一微在内,今年一季度共计有10家科创板公司终止IPO审核终止。
从行业来看,其中有6家属于生物医药板块,分别为翌圣生物、澎立生物、捍宇医疗、爱科百发、华理生物、澳斯康;2家为半导体产业公司,分别是得一微、科利德,另外两家分别是锂电装备企业诚捷智能、化学制品企业中科合成。
据了解,近期证监会印发《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通过8项政策实施,从发行监管全链条,加强各方责任。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充分听取市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后,上述文件对上市门槛也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不得搞突击的“清仓式”分红,研究提高部分板块的上市指标,以及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严伯进表示,从实践看,科技企业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未盈利阶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差。
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企业,在自身研发进度、高额研发投入、外部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下,业绩往往更易产生波动。而持续亏损、现金流状况不佳,也被市场人士视为相关行业公司IPO撤否高发的重要原因。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澳斯康、爱科百发、捍宇医疗、得一微等四家企业存在IPO报告期内大额亏损,诚捷智能存在经营性现金流低于净利润的情况。
以澳斯康为例,该公司2022年净利润由上一年盈利6000余万元大幅转亏,亏损额高达2.2亿元。该公司称,其新冠疫苗相关业务需求下降,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同时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受客户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影响较大,折旧摊销费用、人员成本及股份支付费用等也存在大幅提升。
捍宇医疗截至2022年9月末,报告期内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45亿元。该公司称,由于核心产品 ValveClamp 处于上市前注册审批阶段,有2款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他产品均处于临床试验之前的阶段,该公司未来仍需较大规模的持续研发投入,同时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公司预期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将持续亏损。
诚捷智能上市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且低于净利润,该公司称主要原因是销售收款与采购付款时间错配,回款不及时。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回笼资金,同时该公司不能及时获取融资,将导致业务运营资金不足,进而对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资本市场人士、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IPO撤单潮反映了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对IPO企业质量要求的提升。“监管机构加强了对IPO申请企业的审查力度,特别是对财务真实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把关。”屈放表示,这种趋势表明,监管部门致力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A股市场整体来看,企业撤回IPO申报的原因多样。屈放表示,首先包括自身条件不再符合主板或科创板上市标准,转板北交所或者港股;其次,有企业自身带病上市,存在严重纰漏或者提前大规模分红等现象;再者,还有企业认为目前市场估值低,上市后融资空间有限。此外,例如先正达等企业,则可能担心上市对市场冲击过大,希望以后择机上市。
屈放认为,企业未来除了要关注经营业绩上要满足上市条件更需要可持续性,更需注重规范的财务与内控机制,加强产品及技术创新能力,注意核心专利和产品产权归属明晰。“监管趋严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虽然短期会影响IPO,但从长期来看不仅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是对拟上市企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