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财经网华南财经门户!投稿邮箱:huanancj@qq.com

主页sitemap | 收藏本网 | 24小时最新 | TOP100流行榜 |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产业经济 >

制度、空间、技术三力合一,深圳如何跑出创新加速度?


制度、空间、技术三力合一,深圳如何跑出创新加速度?

这一理念回应了全球技术变局的挑战,展现出中国在要素红利递减下主动寻求结构性突破的战略决心,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引。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MBM《专题学术研讨》课程中,唐杰教授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话题与MBMers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深圳,这座曾经“无产业、无技术、无人才”的边陲渔村,如今以不到全国0.05%的土地贡献约2.6%的GDP和12.8%的国际专利。其制度创新与产业跃升路径,充分诠释了“因地制宜”的深层含义,展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智慧和时代答案。

1. 从比较优势到后发跃迁:借助知识溢出、技术迭代推动要素升级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基于静态资源禀赋进行产业分工,但在后全球化时代,这一模型正受到广泛检视。

在理论与政策层面,关于“因禀赋而为”与“跳跃式追赶”的分歧日益凸显,揭示了发展范式正从“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深刻转型的时代声音。

深圳从“三无城市”起步,通过高密度的制度供给和研发投入,逐步跳脱路径依赖,实现了从“低端代工”到“核心技术策源”的演化,并在芯片、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以实践回应了争论。

• 鹏城实验室联合华为攻克EDA设计工具瓶颈,突破高端芯片研发“卡脖子”难题

• 比亚迪通过电池创新及垂直整合,实现新能源车全球市占率的持续提升

• 大疆无人机依靠飞行数据优化算法,将事故率降低至 0.001 次/万公里

2. 制度、空间与技术:重构后发优势的三维协同

深圳的发展并非自然生长,而是制度设计驱动下的系统性跃迁。

• 制度层面:深圳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数据资产质押等机制,激活轻资产企业融资活力,形成产权清晰、激励有效的创新环境

• 空间层面:通过深港协同、飞地经济构建跨行政区要素共享网络,构成“研发+制造+配套”的一体化链条

• 技术层面:深圳产业链协同能力强大。通过链式推动效应,不仅提高了本地创新效率,也增强了全球产业中的议价能力

*课间唐教授与学生亲切答疑互动

3. 创新生态的演化机制:俱乐部效应与知识复杂性

新质生产力并非仅由“硬科技”主导,更依赖于城市内部自组织生态的形成。

深圳民营经济活跃,企业家群体通过行业协会、技术联盟等平台形成高频互动的“俱乐部效应”。这些非正式机制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促进了信息共享与隐性知识流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弱连接的成长土壤。

例如,服装、玩具等传统行业企业通过引入工业软件和自动化设备,转型为“数字驱动+柔性制造”。如澄海玩具通过升级模具精度与编程积木项目,切入教育科技赛道,实现从OEM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跃升。

深圳的经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是“制度变革+空间协同+技术演进”的合力成果,是“破”与“立”的动态结合。它通过要素重组、空间重构、制度创新,实现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这一范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也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差异中寻求最优解、通过系统性变革开拓新可能的内在逻辑。

MBM2026级第一批次招生进行中!

申请截止  

2025年6月19日(星期四)  

笔试时间 

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

*具体面试时间及安排请以MBM项目官方邮件通知为准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咨询

image.png


上一篇:大湾区科技投资看这里,首届港珠澳科交会提前剧透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华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华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华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华南财经网无关。4、华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顶部